2010/9/27 9:21:00 浏览:1007 来源:重庆家教网
在《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中,在引导学生疏通文意解决字词的基础上,可以在教学中适当进行人性分析。这样可以让历史上一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存留在他们的心头,又可以使他们对现实加以关注和思考。在进行人性分析时,可以从三个人物形象入手,通过启发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谈出他们的理解。
第一个人物??郑伯。首先,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后让学生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可能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最后,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启发学生思考,找人回答。 教师明确: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让学生分析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教师明确:嫉妒、红眼病。
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关于烛之武 ,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请学生思考: ⑴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年近七十,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弼马温)? 教师明确: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⑵ 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教师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烛之武在漫长的岁月里是怎样渴望为国立功,实现自己的报负的。 可以想象:烛之武向多少人探问过天下的分分合合,路人、行商、政客(其中可能就有佚之狐);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象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能从王宫里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时的焦急与渴盼。
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可以全面、深刻、现实地理解三位人物形象。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思维得到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