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 11:46:00 浏览:1179 来源:重庆家教网
象征期又叫表现符号期3---5岁(这一时期,儿童能够进一步控制手的运动,画出的形象似乎能看出一点什么,当大人问起这是画的什么?这时他会给自己的画命名字。有时他看着自己的画自言自语地说个不停。)
主观感觉表现期5----9岁(年龄小一点能够画其所想,稍大一点的画其所见。观察力进一步增强开始对细节的描绘。这一时期是儿童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儿童画创作最多的时期。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有明显的写实倾向。)
视觉写实期9岁以后(开始向写实方向转化,关心自己作品的好坏,否定过去自己画过的画,注重所描绘物体的逼真性,爱欣赏有立体感,有明暗变化丰富,色彩真实感强的作品。)
特殊性是:
在众多的一些儿童中有的发展的早一些,有的发展的晚一些。
根据以上这些特点制定相应内容。例如:低年级对形的认识,平面形和组合形,认识色彩的名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到了高年级,他们进入了客观的写实方法,学生具备深入观察物象与描绘物象的能力,应有系统地讲授美术基础知识。不仅认识色彩的名称而且还能够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在制定内容的基础上,还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生理条件、气质、性格、兴趣、意志和美术能力的个性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标准,既要考虑普遍性,又要考虑特殊性。在指导过程中不要盲目地要求模仿成人的作品,绝不能单纯地把绘画技术化,这样违背儿童绘画发展过程的几个阶段,那是不可取的。
一、 要教会儿童整体观察事物的方法,例如:头是一个整体,在头部还有一些更具体的东西如:眼、鼻、耳、头发等。
二、 教会用比较的方法,例如:这是什么?“这是头巾”。这是什么?“这也是头巾”。这些都是头巾,那么我们再仔细看一看他们之间从外形到图案,颜色各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 能够区分性别、年龄的不同(老人、中年、还是少年);不同服装的特征(民族服装:汉族与少数民族。季节服装的差异:春、夏、秋、冬);不同职业的特征(建筑工人、医生、老师等)。
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应注意大小搭配关系。教师如何启发引导学生画一个更合适的绘画题目,基本原则是生动、有趣、形象、可画。例如:一位教师起了这样一个题目,大嘴鱼找妈妈,这一个“大嘴”就确定了鱼本身的特征,再加上找妈妈点出了不是一个鱼而是一群鱼,这里其中包括有大有小的情节共性都是大嘴鱼,同时注意眼神的刻画和装饰效果。
教儿童掌握基本的造型方法和规律。例如:他们虽然无意识的运用了基本形画出了各种形象,但不知道这方面的知识,这就更需要教师把儿童无意识的画和教师有意识的教结合起来,主要是告诉他们万物都是由基本形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组合起来的道理。只要认识和掌握了这些基本形状,就可以画出千变万化的画面来。不要以临摹入手,可出示一些优秀的作品,但不要完全模仿,让他们看过后再通过默写的形式进行绘画。这样经过在大脑里进行再消化再加工这一过程,就会变成他们自己的绘画语言。有范画,但又不要求学生完全照老师的范画画,发挥自己创作的余地。
2、怎样引导孩子把自己的画画得更丰富
启发谈话自由画画看图说话看图写话年龄越小的儿童,画画总是一边想一边画,所以教师则应进行启发谈话,具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哪些人?做什么?怎么做?结果怎么样的顺序来引导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儿童自己描绘和教师启发谈话的这种形式,转换成生动形象的绘画语言,儿童一边听,脑子里一边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一幅幅画面,慢慢地在头脑中形成形象,只有他们的头脑中有了东西,才能画出东西,否则画画的盲目性会更大。切记谈话谈的越具体画面画的越丰富。 根据教师的谈话开始自由的画画。一般情况下,儿童在完成自己作品的过程中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有些孩子经教师引导他们是愿意接受教师提出的建议的,并且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画面。另一种不是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意见,而是由于年龄所至,能力所不能为的。这是人的生理心理个性差异等因素造成的,但这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的。在大人看来是不完整的画面,但孩子不是这样看,所以对于这样的儿童,教师万万不应强求,这样会挫伤他们的绘画积极性。应顺其自然,肯定他们的优点,给他一定的时间,耐心的等待着下一次慢慢的提高。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需要根据形象和文字两者进行思考才能充分发展整个身心系统。不要单纯地学画画,应同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相结合。通过语言表达和文字描写,进一步补充完善想象的不足,促进语言表达和书写绘画同步发展。小一点儿童因识字少、书写能力差的原因,这样就要求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按老师开始启发谈话时的顺序,进行看图说话练习口头表达能力。对年龄稍大一点的,应要求他们不但能够画,还应用语言说出来,写出来。运用这样的方法,能够不断强化画面的丰富性。促进说、画、写、同步发展。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语言的启发唤起知觉中以往的记忆,产生联想,再引发深入的想象。在绘画的同时更有效地促进文化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