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4 11:32:00 浏览:638 来源:重庆家教网
很多上中学的孩子常常会因为一些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学业成绩,其中学习动机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动机的时候应该看到孩子本身随着年级阶段的改变其动机特点也在不断的变化,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孩子加以辅导。
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处于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中。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其主导性的学习动机是不同的。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年级越高,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动机就越占有支配地位,并逐步成为孩子学习的主导性动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受与学习结果直接有关的具体人和事的影响,如某些孩子努力学习是为了获得父母或亲友的赞扬,而另一些孩子则是因为喜欢授课的老师。一般说来,这一阶段是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在起主导性作用。到了初中,孩子的责任感、集体归宿感及荣誉感增强了,他们在同年龄人中已取得一定的地位,新产生的与社会要求一致的需要,就逐渐成为推动其学习的巨大动力。而高中阶段,孩子的主导性学习动机更富有社会性,他们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职业定向,其学习动机便与未来的工作或学习有了更加密切的关系。这时,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和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都发展到了更高一级的水平,指向性也更加明确。这一年龄阶段,在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下,孩子可以形成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祖国的学习动机;如果在不良环境的影响下也可能形成以个人私利为主导的学习动机。
与学习动机相关的理论主要有四种:归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成就目标理论和自主性理论,这四种理论在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中其中非常重要的支配作用。在解释追求成功的内部原因时,归因理论侧重个体对其行为结果的认知,自我效能理论侧重个体对其自身能力的认知,成就目标理论侧重个体对其行为目标的认知,而自主性动机理论侧重个体自身活动意愿。
在整个中学阶段,不同的动机类型,其水平是不同的。
自主性动机的发展特点表现在,中学阶段,自主性动机基本保持平稳的发展趋势。但在不同的维度上,其发展变化趋势和水平各有不同。从整体看,情绪表现最高,任务选择和志向水平次之,再次是行为主动性。
成就归因的不同因素其发展特点不同。从中学生成就归因的整体看,在整个中学阶段,中学生对自己学业成就的归因依次是:内部可控的努力、内部不可控的能力、外部不可控的任务难度与运气。
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动机的各个维度的发展特点不同。从整体上看,整个中学时朗,其创造效能感比其他动机成分水平低,且存在两个变化时段:在初中阶段,创造效能感逐渐下降;高一开始回升,但之后仍然呈现从高到低的变化趋势。在整个中学阶段,创造效能感水平比其他成分水平低,这与目前孩子较少进行创造性活动有关。
在成绩目标方面,随着年龄的上升,智力观与失败观基本保持平稳的发展趋势,但在成绩目标的评价观和成功观方面,随着年龄的变化,评价观、成功观出现曲折波动发展。其中,初二和高二年级是确立目标的两个重要时期,应予以特别关注。
在整个中学阶段,不同的动机类型其水平是不同的。其中自我效能和掌握目标水平最高,自主性动机次之,成绩目标最低。同时不同动机类型在不同的年龄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且自主性动机、自我效能动机与归因动机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掌握目标与成绩目标处于相对波动的状态,可见,成就目标动机在中学生的动机系统中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因素。家长也只有准确把握好孩子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才能很好的对孩子的学习动机因素加以激发和培养,从而提高其学业成绩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