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3 11:38:00 浏览:856 来源:重庆家教网
一、关于作者
路遥(1949?1992),陕西省清涧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从小被过继给伯父,他曾经务农,并在农村小学做过一年的民办教师,随后又回到县里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边劳动、边工作、边学习,阅读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尝试着写了一些习作。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了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他先后来到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相继在《陕西文艺》编辑部和《延河》编辑部任编辑。
他创作的中篇小说《人生》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来还被作者本人改编成了电影剧本并搬上银幕。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荣获国内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
二、思想内容
从读者调查的情况来看,《平凡的世界》在读者中深受欢迎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部作品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描写和主人公(如孙少安、孙少平)艰难奋进的个人经历在读者中引起极大的情感共鸣,那些如梦魇般的生活经历通过一个个精雕细镂的细节描写(如“吃饭”的细节、“揽工”的细节、种种“活人”的细节,等等)勾起有相似经历者刻骨铭心的记忆。尤为可贵的是,路遥在创作中始终要求自己“不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他不是像“民粹派”“启蒙者”那样“到民众中去”,而是“从民众中来”,他不是为民众“代言”,而是为他们“立言”,他自身的形象经常是与笔下的典型人物形象──浑身沾满黄土但志向高远的“能人”“精人”合二为一。以“血统农民”的身份塑造出从中国农村底层走出来的个人奋斗的“当代英雄”,这是路遥对当代文学的独特贡献。
以扎实可信的细节创造逼真的现实感,这本就是现实主义作品最基本的魅力所在。路遥与其前辈作家(比如路遥极其崇拜的、堪称其“文学教父”的柳青)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书写的不是集体的记忆,而是个人的记忆。无论是孙少安办砖场还是孙少平求学打工,都不再像“梁生宝买稻种”那样是肩负集体的使命,而只是为了自己更好地“活人”。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作品中,“个人记忆”一直受到“集体记忆”的压抑,而正是这些被压抑、被扭曲的“个人记忆”实际上构成了一些“流行革命经典”(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春之歌》)的流行因素,但它一直没有得到真正自由充分地书写。在《平凡的世界》之前的“伤痕文学”“改革文学”中,主人公所负载的仍主要是“集体记忆”,只不过支撑这些“集体记忆”的意识形态系统有所变更。《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立意创作的一部史诗性的作品,政治斗争一直是这部作品的大背景和情节主线,但路遥有意让他的主人公远离政治旋涡的中心,孙少安、孙少平的成长历程基本像约翰•克利斯朵夫、于连那样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个人奋斗的历程。这种向经典现实主义回归的努力使“典型人物”从“高大全”中解放出来,成为既扎根于黄土地、又闪耀着“永恒的人性”光辉的“民间原型”,也使“批判现实主义”批判、抗争的对象从具体的政治制度、社会现实转移到更广义、抽象的生活、命运。同时,也使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具体的时代背景,在中国当代的文学生产环境中获得了更广泛的适应性:既以朴实、真实深得读者信赖,又在被主流意识形态接纳的过程中比《白鹿原》等作品顺利。
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不但能创造出逼真的现实感,还能成功地创造一种乌托邦式的意识形态幻觉。《平凡的世界》里那套扎扎实实的现实描写背后有一种非常光明乐观的信仰:聪明、勤劳、善良的人最终会丰衣足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书中一个个推动故事发展的情节安排(孙少安、孙少平不断获得善人帮助,大人物赏识,润叶、田晓霞等高干女儿“七仙女式的爱情”)都是基于这种信仰,这给了读者极大的心理满足和阅读快感。如果把《平凡的世界》与《人生》做一下比较就可以看到,《平凡的世界》不仅是细演的人生,更是完美的人生。高加林在事业追求和道德背叛之间的矛盾、“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式怨愤不平在孙少安、孙少平这里消失了。在他们这里,事业成功与道德完善是一致的。他们是“精人”“能人”,又是最仁义的好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化身。有人认为,在《平凡的世界》里,路遥减弱了与现实抗争的力度,有意调和矛盾。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很难解释为什么高加林和孙少平同样得到读者的普遍认同,创造他们的路遥会得到读者的一贯信赖。更合理的解释是,不是路遥变了,而是现实生活的基础变了。《平凡的世界》写的是1975年到1985年期间北方农村的变迁史,酝酿、创作于1982年到1988年这6年期间。这段时间内应该说是农村发展的“黄金时代”。土地所有制改革刚刚实行,在饥饿线上挣扎了多年的农民有望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靠政治秩序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开始解体,民间伦理重新确立,勤劳者致富,懒惰者受穷,被农村户口束缚了多年的“能人”“精人”们也有了寻求别的生活机会的可能,高加林的问题有了可能的解决方案。路遥是一位真诚而敏感的作家,他在书中也写到了一些改革的负面效应,如孩子们不再上学,农民掠夺性地使用土地,农民的欲望被刺激起来,“共产主义时代”的温情关系解体……但后来越来越恶化的农民不堪重负被迫出外打工、社会腐败和不公现象益发严重的情况此时还没有出现。正是这样一个相对的“黄金时代”的生活基础,奠定了这套朴素信仰的“光明内核”:社会虽然有无数的不公正,但通过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终能获得成功和幸福。这套信仰是民间土生土长的,又合资本主义个人奋斗的精神,它提倡以个人的而非集体的方式改变底层人民的命运,在一个“后革命”的时代正是政府倡导、老百姓普遍接受的主流意识形态。
其实,《平凡的世界》十几年来魅力不减,而且越来越在读者的阅读生活中占据中心位置的原因正在于这种时间上的错位:当年孙少安、孙少平面临的生存困境至今在很大程度仍是广大农村青年现实面临的困境,对于许多希望凭一己之力拼命向上爬的求学者、打工者来说,他们甚至面临着更残酷的生存压力,而路遥在“相对黄金时代”形成的“黄金信仰”又在一个道德危机的时代为苦苦挣扎着的下层青年带来了难得的温暖和有力的抚慰。
也正是这套在特定“黄金时代”形成的“黄金信仰”,使《平凡的世界》在客观真实性和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之间达到了极佳的平衡。近几年来,随着现代性压力的有所缓解、文学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主旋律”的大力提倡,现实主义又回到“强势”“主潮”地位。但如果路遥面临着“现实主义冲击波”作家面临着的生活现实,他的作品里还能有如此明朗的“黄金信仰”吗?抽调了这样的“黄金信仰”,现实主义作品还能保持畅销书的魅力吗?答案是不容乐观的。目前的现实主义作品深为人诟病之处就在于廉价肤浅的人道主义和缺乏批判立场、价值观念模糊。现实主义作品如果失掉了内在坚实的价值系统,其结果只能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平面展现、罗列现象,成为新的“问题小说”,如果所写问题有新闻性,可能成为畅销书。另一个方向是向主流意识形态靠拢,回到“喉舌”“工具”的位置,这两者从“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发展轨迹上看都是倒退。这样看来,路遥当年抓住宝贵的“黄金时光”在回归经典的道路上一意孤行,所达到的也许是“顶峰”,所留下的可能是“绝唱”。即使如此,作为标尺,《平凡的世界》创下的被广泛认同的文学模式及其“耐人寻味”的流通方式都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同类作品的生产提供一个有多面价值的参照。
作为“现实主义畅销书”的代表作品,《平凡的世界》的文学史价值不仅在于它恪守了现实主义的原则,更在于它发展了现实主义,在向“经典现实主义回归”的道路上达到了其他当代文学作品未曾达到的高度。虽然经过现代派大规模的冲击、洗礼,面对剧烈变化了的社会结构,让现实主义完全地回到经典的道路上已不可能。与在20世纪整个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现实主义由经典向现代的转变一样,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也逐步从经典形态向现代形态发生转化,在吸收了大量现代主义技巧和文学观念后形成的“现代现实主义”,理应成为未来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主要形态和发展方向。但是对于现实主义的发展在另一个方向上探索的意义和价值,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如果不做出适当的评估和肯定,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是有缺憾的。
虽说一部作品主要凭借自身的魅力在一、二代人之间“默默流传”,这本身就是一种光荣和伟大,但不借助文学史的力量,这样的光荣与伟大迟早会被历史长河淹没得不留痕迹,这对于路遥这样的作家来说是不公平的,特别是当我们想到,在那个文坛“一窝蜂”地乘坐“火箭”飞离公众的时代,他甘遭“遗弃”,忠心耿耿地为“读者上帝”写作,他以青春和生命写下的作品曾激励了那么多的处于逆境中的读者,而且还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温暖人心。
关于节选部分
一、节选部分前的主要情节
课文为《平凡的世界》上卷第三章,前两章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人物以及故事的背景。故事开始于1975年二三月间,在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上,主人公之一的孙少平刚刚考上县立高中。他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家庭,家里的境况十分凄凉,父母年老体弱,妹妹也在上学,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老祖母,整个家庭都靠23岁的哥哥孙少安支撑。他买不起5分钱一份的大锅菜,只能靠几个黑高粱面馍充饥。17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半天课半天劳动的学习生活使他备尝饥肠辘辘的折磨。但让他“最痛苦的是由于贫穷而给自尊心带来的伤害。他渴望穿一身体面的衣服站在女同学的面前;他愿自己每天排在买饭的队伍里,也能和别人一样领一份乙菜,并且每顿饭能搭配一个白馍或者黄馍”。他非常的自卑,虽然他的个子在班上是最高的,但他总觉得自己低人一头。但是“贫困又使他过分地自尊。他常常感到别人在嘲笑他的寒酸,因此对一切家境好的同学内心中有一种变态的对立情绪”。幸好,他有自己的发泄方式,才使得他没有转入偏执之中。他喜欢在城里漫无目的地转悠,以此获得无数前所未有的新奇印象。同时,他还养成了阅读课外书的习惯。他阅读的第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给了他无尽的生活勇气,他蒙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很好。这种生活的信念事实上一直支撑着他以后的生活。
他的同学郝红梅处境与他类似,也是每天等没人了才来拿自己的那份口粮。这种同病相怜的境况,使他们逐渐走到了一起。通过交流书中的故事,他们也越来越亲密。
二、节选部分赏析
大约每个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最开始总是有些不适应的。尤其是像孙少平这样从偏僻的农村来到县城读书,刚开始面对物质上的贫乏和与同学的差距,心里的落差总是难免的。但人是很容易适应环境的,大约过了两个月的时间,气候转暖了,少平心中自卑的坚冰也逐渐开始融化了,虽然日子还是和以前一样,经常在劳动的时候饿得头晕眼花,但有了和郝红梅的交流,有了读书多所占的精神上的优势,他开始和一些同学初步建立了友谊,他的心情也随着“桃红柳绿”变得开朗起来,甚至开始觉得“自己并不是什么都低人一等”了。
文章的一开头,作者描绘了一幅黄土高原特有的冬去春来、季节转换的画面。“连绵的黄土高原”、枯黄的草木、“铺天盖地的大黄风”、“天空弥漫着尘埃”,充满了浓郁的黄土气息,这幅画面似乎也暗示着主人公少平最初入校时灰蒙蒙的心境。但黄风过后,天气开始转暖,天地一派“桃红柳绿”:柳树抽出了细丝,桃杏树缀满了粉红的花蕾,“树木的枝条开始泛出鲜亮的活色,鼓起了青春的苞蕾”。一切都预示着情况即将好转,青春的活力即将回到年轻的少平身上。
但是转机并没有马上到来,接下来出场的两个人物,却在孙少平兄弟的人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一个是与少平的哥哥少安青梅竹马,互相深爱,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结合的田润叶,一个是在不久的将来和少平建立了超越地位和家庭的纯真爱情的田晓霞。
在一次劳动快要收工的时候,孙少平意外地接受了一次邀请:田润叶叫他到县革委会副主任的二爸家吃饭,说有事找他。
孙少平原本已经逐渐平和的心境变得惶恐起来,他感到不知所措。课文接下来用了大段的篇幅细致描绘了孙少平的惶恐心理。这是一种矛盾的心情:他对于润叶姐有着一种亲切的感情,去见她是他所乐意的,但是要到县革委会副主任家去,他却感到非常为难。物质的匮乏,使得他认识到自己衣着的破烂,登不了这样高贵的厅堂,弄不好会挫伤他的自尊心。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先躲掉饭局,然后直接去找润叶。
结果,润叶却跑到了宿舍来找他,无奈之下,他只能相跟着来到了润叶的二爸家。来到这个“神圣的地方”,孙少平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逛大观园一样,打量着县革委会,觉得这些地方“给人一种非常壮观的景象”,“像一座宏伟的大厦”。这是一个未见过世面的农家子弟最真实的感受,无形之中给他造成了一种威压感,所以他的心“咚咚地跳着”,“两只手似乎没个搁处,只好规规矩矩放在自己的腿膝盖上”。
当他见到田晓霞的时候,自卑感又回到了他的心中,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叫化子到她家门上讨吃来了”──毕竟物质的东西有时候是很难超越的。田晓霞非常热情、大方,但他却“紧张得火烧火燎”,结结巴巴说不成话,甚至面对田晓霞“略带揶揄意味的玩笑话”,他“竟然满面通红,无言对答”。终于在润叶的解围下,他离开了田家,却碰到了回家的田主任,这是一个很和善的领导,但即使这样,他仍然是紧张,甚至把问题都回答错了,跟田主任握过的右手也都冒出了很多汗水。
终于,他可以只面对润叶一个人了,此时的心情应该是无比的轻松,作者并没有描写他长舒一口气的情景,巧妙地插了一段景物描写:
城市的四面八方,灯火已经闪闪烁烁。风温和地抚摸着人的脸颊。隐隐地可以嗅到一种泥土和青草芽的新鲜味道。多么好呀,春夜!
这段景物描写当来自孙少平的目光,似乎暗示了一个下午的经历如此地紧张,让人喘不过气来,现在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因此,这司空见惯的夜晚和泥土、青草的味道竟然也这么美好。当然也是孙少平在润叶姐的亲切关心下心情舒畅的形象描述。
总之,从最初的惶恐,到后来的紧张,再到最后的心情舒畅,其中既有物质的富足带来的威压,又有超越地位阶层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作者细致地描绘了孙少平内心的扰动,把他的敏感、自尊而又自卑的心理描绘得非常生动。孙少平的这次做客经历,是一次精神的历练,既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又使他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
除了孙少平这段经历的描述,作者在课文中还塑造了一个具有金子般心灵的田润叶的形象。虽然因为是长篇小说的选段,田润叶的性格特点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来,但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她的一些优秀品质。
课文首先通过孙少平的回忆,介绍了田润叶的品质和德行。虽然润叶成了公家人,但却待人平和,没有架子:她一回乡下总不忘给孙少平的祖母带一些城里买的吃食,她不介意亲人的家境,经常提着点心到傻瓜叔叔田二臭气熏天的家里去。接着小说从正面描写了田润叶。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善解人意。她似乎了解孙少平的心思,知道少平可能会躲开饭局,于是亲自跑到宿舍来等少平;当她把饭菜端了上来,就找了个借口出去,好让少平一个人静静地、没有心理压力地吃好这顿饭;当少平和晓霞谈话出现尴尬的时候,又是润叶“看他这样难为情,赶忙笑着给他点了点头”,引他出去,以此解了少平的窘迫;当少平因为紧张回答错了田书记的问题时,还是她赶忙接过话,替他解了围。这些细节,无一不体现润叶的细心和善解人意。另外,她请少平到二爸家吃饭,实际上是想让少平改善一下生活,事后塞给他一些粮票,也都表现了她对少平无微不至的关心。作者塑造人物,纯用白描,不做铺陈渲染,但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震撼。
“思考”导引
一参见“节选部分赏析”。
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但一定要在课文中找到具体的例证。具体的回答参见“节选部分赏析”部分。
三主要有三段:一是看到县革委会一层层的窑洞,孙少平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逛大观园一样,打量着县革委会,觉得这些地方“给人一种非常壮观的景象”,“像一座宏伟的大厦”;二是打量田福军的院子,写得很简单,主要是一瞥之下对于院子格局的描绘;三是打量田家吃饭的窑洞,发现这窑洞没有盘炕,意识到这是专门吃饭的地方。
这些描写有两个特点:一是透过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些“风光”,里面夹杂着孙少平的感受;二是充满了地域特色,窑洞、盘炕,这都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居住风貌。
教学建议
一、《平凡的世界》虽然是厚厚的三大本,但作品中把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对于生活的执著和信心,温馨的亲情、纯真的爱情,描绘得非常细腻、真实,让人读后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对于年轻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作品是不可多得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优秀作品,课下一定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最好趁寒暑假期间,布置学生阅读,并撰写阅读心得。
二、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阅读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了解孙少平所遭受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困境,以及他的解决办法。这有助于理解课文中孙少平矛盾的心理。
三、孙少平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对许多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可能有切身的感受。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当然也有很多同学对这样的遭遇没有心理体验,这就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站在孙少平的立场上体验他的心理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