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4 16:02:00 浏览:976 来源:重庆家教网
课改路上,几年的摸爬滚打,笔者深深感受到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益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每个学生都能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合作、探究的同时,作为语文教师,切不可丢掉语文之本??“读”。
自古以来,“读”就是学好语文的主要方法之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之人倡导反复读,于读中领会诗文之义。理至易明,古诗文要反复读才能懂,现代文也要反复读才能懂。学好语文离不开“读”,要搞好语文教学当然也离不开“读”。离开了“读”就等于离开了语文的地面,离开了“读”的语文教学无异于空中楼阁。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正确把握语文特点,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种独特体验来自于学生个体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个性化的感悟。学生读懂了课文,悟出了道理,对于完成教学目标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实践证明,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自己的“读”获得的。如何把“读”的训练落到实处,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呢?
1 、重视预习感知的“读”
预习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课前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以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因为整体感知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基础。有了整体感知的过程,也就有了对文章主题的准确把握。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笔者要求学生从整篇文章入手,仔仔细细地读、认认真真地读,不但要读出父亲对儿子的疼爱,读出儿子对父爱的感念,而且要读出自己的感觉,真正走进文章,走近作者,把自己的感受和作者的感受融合在一起。为了取得好的效果,笔者提出预习要求:课文描写了几次背影?着重写了哪次背影?看到每次的背影时我的感觉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一边读一边想。这样的“读”就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好课文奠定了基础。
2 、重视理解性的“读”
“ 言已尽,意无穷” ,这是语文学科特有的必然的模糊性。就因为这样的模糊性,使语言表达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奥妙和意趣,在字里行间流淌着生命之泉的汩汩清流。因此,对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内容,要让学生反复读。于读中体验、感悟、自我意会。如莫顿ž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我”没法怎么样,“我”没说完。学生通过读这个情真意切的语句,体会到“我”当时害怕和哀求的情形,体会到没时间容我把话说完的情形(“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由此感悟到我们民族的语言妙不可言,妙趣横生的特点。的确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种做法收到了“不能言传胜似言传”的效果。
3、重视品味欣赏的“读”
好的文章就是一幅画。对文中的美点要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欣赏。品读感悟,唤起学生领略文章的意境美,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夫课”。朱自清《春》的开头,勾勒了春天的轮廓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让学生反复诵读欣赏,品味到春天的特征,品味到这幅轮廓画的一种迷离的色彩,品味到一种动人的意境。因此产生对春的热烈向往:春天该是怎样的美好啊!从而体会到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读书破“万遍”,下笔如有神。学生反复诵读《春》,细细品味欣赏,感受着春天的美好,在以后的写作中关于春天的美好的词句就会信手拈来。
读余光中的《乡愁》时,引导学生从语音角度品味,如“这头、那头”,语音上给人厚重感,而“这边、那边”却给人轻飘飘的感觉。这样抓住了言语的音韵意义,就可引导学生去思考诗人丰富的心灵世界,把诗人灵魂中最深沉的一种乡愁??祖国情民族意展现在面前。通过品味欣赏,就让学生从表面直白的语言中读出了深刻与厚重,咂摸出了课文的味道。
4、重视训练语感的“读”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训练语感。这一点在文言文教学方面显得特别重要。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语句短小而富于文采,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读,对于文中难读难懂的语句,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等学生读出了文章的节奏和气势时,也就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内涵。而对于现代文中有的语句也应该注意语感。
5、重视示范性的“读”
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学生模仿的典型。”阅读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范读起着重要作用。成功的范读能收到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正音,明确词义,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示范性的“读”。
根据课文的不同情况,我把范读分为以下几种 :①文言文、古诗词和“文白夹杂”的课文要范读全文。范读古诗词和文言文课文,便于学生读准句读,理解课文内容。范读“文白夹杂”的课文,有助于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如对于《智取生辰纲》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文白夹杂”的课文,教师准确的范读能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便于学生理解词句,理解课文。②、对于表达丰富思想感情的语句要予以范读。学习《范进中举》时,范读“噫!好了!我中了!”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一个追求富贵几十年可最后又因中举而神魂颠倒的穷书生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③、对于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语句要给学生范读。如中考复习时,范读《家园落日》(浙江省济宁市2006年中考试题)里的句子“而最近夕阳之处一片乳白。”因为停顿不同,这句话的意思就不同。范读之后再让学生结合前面的语句“那地势的曲线是多层的,颜色也一一过渡,从青翠到浓绿”来理解。
当然,有些文章,需要一个人心无旁骛地潜心于其中,读读想想才能读出味道来,这样的文章就不必范读,可以让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
6、重视课堂之外的“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而大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往往是走马观花。为了增强课外阅读的效果,在读懂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让学生练习扩写、缩写、仿写、写读后感等,督促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心得或办黑板报、手抄报等。读写结合,既利于学生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利于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止境,但只要 抓好“读”的训练,坚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感悟,在读中品味欣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提高写作能力”。长此下去,学生的读书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都会有很大提高,必能实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这一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